雨生百谷。春天的细雨在天地间串出一面珠帘,如烟如雾般笼罩于翠绿的田野。近日上午9时不到,位于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团林铺镇的市农科院试验基地已是人语马嘶。几个年轻身影驾轻就熟地换上胶鞋,挎起竹篮、拿着工具轻快地奔向各自“战场”,开启了一天的研宝之旅。
鲜嫩肥美,它是农田“清道夫”
大球盖菇
点缀着蓝白小花的亚麻田旁,一些红顶白柱的“胖家伙”从几撮不起眼的稻草堆上探出脑袋,尽情沐浴雨水的洗礼。“湿度和温度适中,它们就会吸饱水,长大个,打着小伞钻出地面,因为颜色比较鲜艳,一般人在外面看到可不敢采,怕有*,其实它们非常有营养,菌盖呈钟形时采摘烹饪口感最好。”正伏在草堆上测量作物生长尺寸的农科院研究生王思冕告诉记者。
这些是大球盖菇,也叫赤松茸,是我国近几年刚兴起的一种食用菌新秀。今年1月,市农科院引入该品种在基地开展栽培试验,“90后”姑娘王思冕成为该品种的“贴身管家”,仅两三个月就喜见成果。
与平菇、香菇等我市广泛种植的菌类相比,大球盖菇可进行简便粗放式裸地栽培,具有较强的抗杂能力,容易获得成功。菇体色泽艳丽,柄粗盖肥,肉质滑嫩爽脆,可爆炒、煎炸、煲汤,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畅销品种之一。
之所以引入荆门栽培种植,农业科研人员主要还是看中了大球盖菇“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等特点,可形成“以地养菌,以菌养地”的良好循环。
记者观察到,不同于寻常菌类种植,眼前这片大球盖菇的种植土壤是利用秸秆、稻草等农业废弃物做成的培养料。
“这儿之前是棉花试验田,我们就地取材,用废弃的棉梗、玉米秆等生料打碎铺于地表,上面覆盖稻草保湿,然后点菌栽培。收菇之后,废料直接还田,为春播作物提供丰富的腐殖质营养。这种菇室内室外都能栽,抗病性强、不需要特殊设备、操作简单、生态环保。”说起自己精心照料的“宝贝”,王思冕滔滔不绝。
她算了一笔账,大球盖菇亩产公斤左右,冬闲时可直接在田间、林下等地种植,而且每种植1亩大球盖菇,可消耗3吨—5吨秸秆,农民每亩增收万元不是问题,菌肥还田后,还能减少30%左右的土壤肥料。
下一步,市农科院将进一步应用科研成果,带动周边农户试种大球盖菇,提高农民收益,为农田增效。
浑身是宝,它是长寿“添加剂”
培育优质甘薯
在农科院试验基地,有10亩地是“苕司令”张小贝的地盘。
“这里的甘薯有鲜食型的、菜用型的、加工型的,还有观赏型的,共多个品种。”市农科院研究生张小贝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介绍。小伙子年生,年毕业于海南大学蔬菜学专业,通过“招硕引博”进入市农科院工作,主要从事甘薯种质资源创新及遗传育种研究。别看年龄不大,在校七八年的甘薯研究,让他在湖北省甘薯研究业内小有名气,现为“湖北省甘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副理事长、湖北省甘薯联合攻关专家组成员。
在基地,记者看到,各式各样的甘薯郁郁葱葱,叶子爬满了土地。深紫、*绿叶子的观赏型甘薯令人赏心悦目,菜用型的甘薯叶则翠绿欲滴,让人忍不住想薅一把尝尝鲜。田间还有一些带小格子的育苗盘,绿芽儿仰着头,诉说着张小贝在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等方面的突破。
目前,这位年轻的“苕司令”自主研发了甘薯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实现了在荆门育种,已育成菜薯、紫薯、鲜食薯等优良品系20余个,并常年联系指导相关企业、合作社、村、农户,服务甘薯种植生产,促进甘薯产业高效发展。
甘薯是长寿食品,也是高效的经济作物。优质甘薯营养丰富,被誉为“抗癌之王”,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因市场需求大,管理方便,种植经济效益显著,甘薯适宜发展为特色产业、互联网+农业等,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甘薯中的高端鲜食品种以国外品种居多,国内好品种不足,影响了产业发展。如何实现甘薯育种优势发展,便成为张小贝朝思暮想的事业。
“荆门市发展甘薯产业潜力巨大,比如汉江沿岸广袤沙壤地带适宜规模化发展鲜食型品种,丘陵地带适宜发展鲜食及加工型品种,城郊大棚发展菜用型品种,山地地带适宜发展绿色优质甘薯。丰富品种结构,加快不同土壤类型上最适合甘薯品种的筛选试验,研究配套栽培技术,为甘薯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持,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张小贝告诉记者。
测量大球盖菇
为柑橘品种修枝
富含花青素的黑土豆
悉心培植百合
含苞待放,它是兴业“生力*”
今年油菜花节期间,我市正式启动了农业产业“五个一”工程,强力推进一袋米、一壶油、一头猪、一只虾、一枝花工程实施。其中,“一枝花”旨在突破性地打造集组培繁育、精品种植、市场交易、文化创意、观光休闲于一体的花卉苗木全产业链。
在市农科院,两处景象甚为壮观,一处是位于城区的农科院实验室。恒温的房间内,伫立着一排排铁架,掀开架上掩盖的遮光布,透明的培育瓶列队摆放,有的瓶内鳞片正分化出新的籽球,有的种球已成长壮大,它们中既有观赏百合、食用百合、药用百合,还有观赏食药兼用新品种。
“年底,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与我们签订了授权组培生产繁殖百合种球协议,授权培养繁殖龙牙百合、兰州百合、卷丹和部分新品种(种质)百合脱*原种的组培种球。经过一年的精心培育,如今已由最初的瓶扩至余瓶,涵盖24个品种,种球达3万余个。”身着白大褂的农艺师杨芳介绍。
除了开展百合花的组培快繁外,栽培示范和科研育种也在位于团林铺镇的试验基地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谷雨时节,一株株百合含苞待放,多达个品种,高的一米有余,矮的可入盆栽植,再过两个星期,这里将成为一片姹紫嫣红的花海。农艺师罗冬玉穿行其中,悉心照料这些花儿,仔细做着记录。
“去年我们杂交育种出了一些新的种子,今年已经在育苗盘里面播种了,如果能培育出纯黑色的花儿,那将成为世界首创。”她打趣道,言语间透着对研究事业的热情。
她说,荆门有潜力建成中南地区百合育种与原种组培快繁中心,一旦规模和成效显现,即可带动农户加入种球组培快繁、开展精品百合种植,实现百合产业发展、带动增收致富则指日可待。
记者手记:
农业科研部门的风景不止于此,“宝贝”也不是凤毛麟角,柑橘、棉花、水稻、蔬菜等都在这里接受着优选优育。更让人动容的是: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们耐得住寂寞,每天往返于城区和试验基地,守着无人知晓的日与夜,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却依旧呈现出灿烂的笑容和眉飞色舞的讲诉。“吃得起苦,才搞得出事”,市农科院副院长周家华这样说。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于事于人,皆是如此。(记者李蕾蕾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