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多宝镇白龙泉新村
一栋面积约平方米的
智能温控大棚矗立在公路边
格外显眼
这是村里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项目
由省移民局万元
移民扶持基金支持建设
“目前一期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加紧完善水、电等配套设施,二期厂房和无菌室马上也要开建,争取9月份开始生产。”村*支部书记周义介绍,项目建成后主要用于香菇、平菇、杏鲍菇等食用菌种植。
白龙泉新村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移民新村,年由丹江口市迁入多宝镇。一直以来,“无钱办事”都是制约村级*组织服务能力建设的关键因素。“有产业才有出路”,村“两委”一班人形成共识,积极谋划。年,借助省管*费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东风,村*支部领办合作社,注册成立了何鲜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30个简易大棚种植大球盖菇和香菇,第一年就见到效益,产品供不应求。
(年资料图)
“我所学的专业是食用菌栽培,在老家丹江口市就种过好几年,技术是没问题的。”周义说,他们在天门本地及周边县市食用菌种植基地进行过考察,发现大都规模较小,而市场前景可观。
村*组织的热情投入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前景得到省移民局的充分肯定。年,通过市水利和湖泊局争取,白龙泉新村获得省移民局万元移民扶持基金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迈上快车道。
项目主要分三期建设:除了第一期的智能温控大棚,后续还将建设包括食用菌菌棒的装料、灭菌、冷却、接种、烘干及冷藏保鲜等6个车间项目以及食用菌产品深加工项目。为了更好地经营管理,带领更多群众增收,村里在原先成立的何鲜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基础上又成立了丹宜农贸有限公司,采用双模式运行:一是“公司+股东”模式,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固定资产的使用权参股,村民以现金自愿参股,两方作为公司共同持股方,通过村“两委”班子及*员带头,目前已有22户村民入股公司;二是“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项目投产后,将本村及周边贫困户和困难户吸收进合作社,参与生产劳动,让贫困户实现就近就业,确保贫困户增收。
(年资料图)
“感觉生活有了新的希望,充满干劲。”村民汤仁忠说,他原本和妻子在外务工,前些年,妻子突然患病,生活不能自理,他必须留在家里照顾。看病花光了积蓄,在家里种地又收入微薄,眼看日子越过越艰难。食用菌项目启动后,他积极参与,专门负责跑市场找销路,现在还担任了公司的业务经理,增收有了新渠道。
完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