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走进素有“果蔬之乡”美誉的德江县钱家乡,在洋塘桥旁的食用菌大棚内,菌棒鳞次栉比,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菇香,这里便是冯德义的小型家庭食用菌农场。
“平菇是一种喜欢湿润、温暖的菌种,在生产过程中要适时浇水,并保持通风。”冯德义介绍。作为钱家乡沙坝社区小有名气的“菌老板”“土专家”,他慢慢说起了自己种平菇的“发家史”。
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江西务工的他购买到了一本食用菌种植的手写册,他便充满信心,边学边干,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近20年来,他经过各种尝试,最终将重点放在了发展平菇产业上,通过自学成才,掌握了平菇的栽培技术,形成研发、培育、管理、销售和推广为一体的生产模式,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小角房养到大棚栽培、从提篮小卖到定点批发的蜕变。
冯德义靠着平菇发了家、致了富,成为村里的食用菌种植大户。
“与以前不一样,现在*策越来越好,我的种植规模也逐渐扩大,收入提高了许多。从基本成型到现在,平均每年我们发展平菇10余万棒,目前年收入在30至40万元左右。”冯德义说道。
据了解,冯德义大棚内种出的平菇品质和品相优良,有稳定的批发销售市场,批发价每斤2至6元不等,平均每天批发量在公斤以上,最多的时候可达到多公斤。
脱贫致富的冯德义并没有忘记当地的乡亲们,凡是附近来请教种植技术的,他都热情讲解,并到现场进行指导,带动大家一起增收致富。不仅如此,在他的大棚内平日里便有五、六名群众就近务工,每天能收入多元。他们忙完清晨的采收和装运,还能打理家里的其他农活,实现务工、生产两不误。
近年来,德江县将食用菌作为农村产业革命重点产业纵深推进,专门成立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和研究制定《德江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强化培训指导、技术服务和*策保障,着力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有力推动食用菌生产基地及家庭农场建设,持续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冯德义,就是一个很好的缩影。
“美好的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下一步我将充分发挥栽培技术优势,扩大产业规模,带动更多家乡群众走上富裕路。”看到大棚内正在茁壮成长的平菇,冯德义对未来充满信心。(德江县融媒体中心通讯员张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