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伊始的春季,一切都是清新鲜嫩的。
味蕾也蠢蠢欲动,想要吃点鲜的!
“鲜”指的不仅是食物本身的味儿,还要是新鲜的!
中国自古讲究“依时而食”,在万物以荣的春季,新生的时令之鲜不能少!
春初时的鲜味,相信你已经尝过了。
还觉得吃的不够满足?
不要急,除了春日限定的各类野菜,
这些“春日之鲜”也不容错过!
菜之美者,翠绿鲜嫩
说起春季翠绿鲜嫩的蔬菜,好客君最先想到的是芹菜,虽说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最脆嫩水灵的还要属现在。
春天的芹菜不仅好吃,还是一味良药,有消肿助消化的功效。俗话说“立春吃芹,日日来劲”,虽然立春已过,但春生时节,你需要一把芹菜消水肿,打败春困!
山东盛产芹菜,其中金口玉芽芹菜,有年的种植历史,乾隆皇帝品尝后曾赋诗“翡翠掩盖无颜色,郁香不忘后园情”并把它钦点为贡品。
金口玉芽芹菜齐齐的生长着,嫩绿的好像要滴出水来。品尝起来也是爽脆多汁的,带着淡淡的芹菜香,没有筋特别适合凉拌。
而自带清甜奶香的马家沟芹菜,更是名扬中外,鲜嫩脆爽,“咯吱咯吱”的口感简直可以用酥脆来形容。搭配鲜香的金钩海米,淋上一点酱油,或炒或凉拌,都鲜美无比。不过想要吃应季的马家沟芹菜还需要再等两个月。
除了响当当的金口芹菜、马家沟芹菜,山东还有许多著名的芹菜品牌:桂河芹菜、章丘鲍芹、茶坡芹菜、涛雒空心芹等,都非常有名。
无论是搭配香干、肉丝,还是其他食材,芹菜的加入总能让这一盘菜清爽不少。
如果你不喜欢太浓郁的芹菜味,可以将其切碎,搭配虾仁做成芹菜虾丸,蘸着蒜泥吃,既解荤腥又清新爽口。
春初早韭,青青惹人爱
山东人很喜欢吃韭菜,喜欢到会在自家院子里或是花盆中,种上小小的一方,一年又一年,割了一茬又一茬,十分珍惜这一把浅浅的绿意。
春雨过后,此时的韭菜品质最佳,鲜气浓郁,最为鲜嫩。在烹制菜肴时,只要小小的一把,便能调动起所有食材的鲜香,一盘菜仿佛拥有了整个春天的鲜美。
韭菜在鲁菜中也占有一席之地,韭菜炒鸡蛋、韭菜炒平菇,都是家常又鲜美可口的菜肴。
或是做成韭菜盒子,鲜美的汤汁被锁在喷香微脆的面皮里,轻咬一口,鲜香四溢,想想就让人忍不住要买把韭菜做一顿来尝尝。
图片来源
bing
山东人还会将韭菜与海鲜搭配,韭菜炒海肠、炒蛏子,鲜上加鲜;或是与各种鱼肉搭配制成鲜美的鱼水饺,总之,山东春日的鲜,离不开这抹淡淡的青绿。
自南北上而来的一口鲜
本来,北方对春笋没有太多执念。山东气候偏干,产的竹笋多是粗壮的品种,略带涩味,虽也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但并不是很出名。但得益于发达的物流,山东在春天也能品尝到鲜嫩的江南竹笋了!
品尝过鲜美的春笋,便再也忘不掉,每年春天也多了些惦记。带有山东味儿的油焖笋也在各家小厨房里频繁登场,无论是搭配鲜美紧实的扇贝柱,还是浓郁的酱汁,江南的笋鲜与山东的咸鲜融合的堪称完美!
图片来源
RU
山东春日的鲜,不只藏在蔬菜中。在依山傍海的胶东半岛,以及有大运河涵养的各个水城中的,海之鲜与河之鲜,也不能错过。
原汁原味的小海鲜
若说秋冬吃海鲜,是为了感受那口带有丰厚油脂的肥美之鲜,那春天的这口鲜,则是原汁原味的鲜美了。春季的小海鲜,把自身的鲜放大到了极致!
胶东海滨小城的人们不会放过适合赶海的日子,或亲自去挖几桶,或是从渔民那里买上一袋刚打上岸的小海鲜,春日是一定要尝尝海鲜的。
蛤蜊、蛏子、海螺、扇贝,不用说,自然是清煮、清蒸最妙,原汁原味,边吮吸着小海鲜自带的汤汁,边把白净的肉吃到嘴里,只觉得大海的味道溢满唇齿,简直鲜掉眉毛!
随着气温回升,凉菜也逐渐重返山东人的餐桌。将新鲜的毛蛤蜊、扇贝与鲜嫩的菠菜、粉丝、蒜末拌在一起,淋上酱油、姜汁,加一点芥末油,微微辛辣的口感与海的清香,清爽的直冲头顶。
一盘清爽的葱拌八带,带着海的味道与辛辣的葱味,爽辣、鲜美,春天的生机透过新鲜的食材传达到我们的身心,够劲!
组图来源
悠哈厨房
此外,海带也是一轮收获时,一盘鲜美的肉丝海带、一碗浓郁的海带排骨汤,虽并非珍馐,却总能让胶东人徒增一种亲近感。
新鲜的裙带部位,洗净焯水后,搭配蒜末、小辣椒,淋上醋,凉拌吃,也是清爽可口。
运河馈赠,最是鱼虾鲜
京杭大运河的流经,赋予山东的不仅是繁华的贸易与经济,还有舌尖上的享受。春季,又想起了潺潺运河水中的鲜意,此时的河鱼、河虾最是鲜美。
春天的河鱼有春日的柔嫩与滋味,用新鲜的河鱼烹一道鲜香浓郁的烧鱼块,或是搭配饼子,做成农家杂鱼锅,或是过油炸的金*酥脆,或是先炸后熬炖,直到骨刺酥烂、鱼肉软嫩、香味浓郁,连鱼刺都变成精华的一部分。
小而俏的河虾,更是小个头中藏着大美味,壳薄肉嫩,味道鲜美。不用过多的佐料,略微一炒,泛着诱人的光泽出锅,细细品味,便觉鲜甜在舌尖绽放。
或是薄薄的裹上一层面糊,过油炸的酥脆喷香,撒点椒盐,保证让你吃的满嘴鲜香,停不下来。
时鲜时鲜,只有吃过才会懂!
在适合的季节,品味适合的美食,
不必珍馐,普通自然的就很好吃!
春天的鲜美,就是食物的本源。
春天,来尝点鲜!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