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全力推进产业革命助力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在发展食用菌产业上,始终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方向和“强龙头、扩规模、创品牌、带农户”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环梵净山食用菌产业圈,国道、省道和省道食用菌产业带,杭瑞高速、铜松高速食用菌产业带的“一圈两带”格局,实现了4.52亿棒(万亩),产量20.5万吨,综合产值21亿元,营造菌材林6.5万亩,开展技术培训余人次,带动贫困人口脱贫2.95万人的可喜成绩,高效推进了全市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
顶层设计做大产业蛋糕
近年来,市委、市*府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以成立食用菌产业专班以强力推进该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市委市*府主要领导还通过亲自过问、亲自调度、亲自督办食用菌产业项目推进,为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据了解,年全市食用菌产业推进大会就召开过2次。
正是有了这样的鼓励,年开年之初,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坚持“强龙头、扩规模、创品牌、带农户”的发展思路,积极谋划制定了“一圈两带”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即梵净山食用菌产业圈,国道、省道和省道食用菌产业带,杭瑞高速、铜松高速食用菌产业带,在西部形成以印江和德江为中心,东部以碧江、万山和玉屏为中心的“东西双核驱动”10县齐飞的食用菌产业规划布局,为年全市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科学“蓝图”。
在确定了“蓝图”之后,为了更好的挑选适合我市自然地理环境的菌类品种,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在经过科学调研之后,遂确定了选择了重点以发展香菇、木耳、茶树菇为主的大宗食用菌品种,以发展羊肚菌、双孢菇、竹荪等为主的特色珍稀食用菌品种,同时布局发展了5万亩野生菌保护性开发采集抚育区。
同时,我市农业农村部门还制定颁布4个实施方案:《铜仁市食用菌产业人才万人培训计划》《年铜仁市农村产业革命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年铜仁市食用菌生产木质菌材供给方案》《年铜仁市菌种产业发展菌种供保方案》;编制了《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综合产值三年倍增指导意见(-)》,力争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将我市食用菌产业农业综合产值比年翻一番,达到农业综合产值34亿元的目标。
做强基础狠抓基地建设
我市在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过程中,通过以食用菌产业龙头企业为引领,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的模式,采取“统一菌种、统一菌包、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销售”六个统一原则,强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集中配备建设生产加工设备和水、电、路、棚室等设施,布局到重点乡(镇)、村,快速有效地推进了食用菌产业发展。
截至年12月底,全市已经建成标准化食用菌基地26个,形成50万棒以上基本生产单元多个,新建食用菌基地亩。
同时,为配合食用菌产业发展,我市还实施了产业相关人才保障工程,通过采取“外引+内培+合作”的方式,加快食用菌人才队伍建设。
年我市成功引进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工作团队落户贵州省梵天菌业,使之成为我省食用菌产业第一个院士工作站。同时我市还专门组建了以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院士团队、贵州农科院朱国胜研究员、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张光亚研究员、贵州科学院杨彝华研究员、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顾昌华教授等食用菌高层次人才引领的专家服务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此外,我市还以“万人培训计划”为引领,由有较高技术专长的农技人才、乡土人才、企业的技术骨干组成乡土人才服务队负责从食用菌的种植、管护、采收、分拣、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对农民进行实操培训,努力做到“技术服务到菇棚,技术要领到菇农”,带动农民快速掌握食用菌种植等技术,年累计培训余人次。
有了人才和*策保障,下一步便是怎样抓好菌种菌材保障和供应。对于这个关键环节,我市通过实施菌种工程大宗菌种本土化,突出香菇、黑木耳、茶树菇等主导品种,重点确保栽培种质量控制。
具体来说,我市通过制定菌种保供计划,确保有种可供、供应及时、质量稳定。同时积极争取实施了《贵州大宗食用菌菌种选育及扩繁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积极推进北菇南移工程,从五十多个北方木耳品种中成功筛选出适应铜仁本土的耐高温、中温、耐低温的梵天黑木耳1、2、3号用于生产;积极开展菌种繁育及提纯复壮研究,成功筛选出羊肚菌、平菇、黑皮鸡枞菌的优良液体菌种配方,成功提纯复壮的本地主栽羊肚菌-七妹品种。
此外,我市还坚持将营造菌材林作为绿色致富产业来抓,完成营造菌材林6.5万亩;积极研究适配食用菌生产的木质菌材类型,探索了将中药材杜仲作为菌材发展方向以解决我市木质菌材外购之痛。
同时在增产提效方面,我市还积极探索种植模式创新示范。如在黑木耳栽培模式上改长棒斜靠摆为短棒立式栽培和吊袋栽培,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新品种、新栽培法实现一年三季周年生产,亩产值由3万元提高到9万元,亩利润由1万元提高到3万元……又如松桃县孟溪桃源香菇专业合作社通过不同香菇品种试验和栽培方式创新实现周年生产。万山利用特殊的高差米山地立体气候,实现香菇周年出菇,并生产出高品质的花菇……再如我市依托李玉院士工作站、菌种研发中心和菌农培训中心,在技术培训上从铜仁各乡镇选取带动能力强的乡镇领导和农技干部、专业合作社、菇农到梵天菌业公司菌农培训中心实操培训,以20万棒为单元在技术专家指导下自己种自己管,实行“基地统筹、集中生产、分户管理”,培训合格后成专业菇农,走出一条培训合格菇农的好路子……
此外我市还积极探索菌渣综合循环利用模式,按照“农业废弃物—食用菌—菌渣利用—种养业”的循环模式,推动食用菌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开展《废菌棒肥料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及产业化应用》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实施,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打响品牌培育市场主体
有了好东西,在下一步便是如何让这些优质的“铜货出山”了,对于这个问题,我市通过出台了《铜仁市年农业经营组织发展与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大力引进和培育食用菌产业经营主体。
截至年12月底,全市食用菌各类市场主体家,其中企业22家、合作社37家、村集体经济52个、家庭农场18家、菇农大户家,菇农大户较去年有较大幅度增加。
同时,我市通过鼓励支持育强育优现有食用菌生产企业,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加大支持力度,支持企业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市通过持续推进“梵净蘑菇”公共品牌建设,引导企业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积极开展宣传推介,“以菌菇带产品、以产品促产业”,大力宣传推介我市“梵净山珍健康养生”农产品公共品牌,努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目前品牌创建中贵福菌业成功注册了“黔净山耕”、“蘑菇家”商标,梵天菌业成功注册“梵净蘑菇”“梵净仙菇”商标,“梵净蘑菇”获贵州省驰名商标,“梵净仙菇”干品优质食用菌获国家商标局注册认证,并获省级有机认证。
我市还将食用菌产业发展作为产业脱贫的重要途径,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扶持贫困户,从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农户主要通过“流转土地有租金、资金入股有股金、务工有薪金、集体经济有分红资金”四条渠道增收。
同时依托铜仁智慧*建一体化平台,建立供需对接平台,开展食用菌线上技术咨询、线下技术指导等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