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贵州夫妇租地种蘑菇,在彭水闯出新天地
TUhjnbcbe - 2023/9/15 20:48:00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161231/5188236.html
人们常说,勤劳能致富。在绍庆街道镇南村,贵州夫妇杨进、任国淑就用自己的汗水获得的回报验证了这句谚语。18年前,杨进和妻子从贵州到彭水扎根,给人帮工学种平菇。如今,夫妻俩靠着勤劳的双手种“蘑菇”实现年收入超十五万,经营着自己的家,抚养三个孩子上学,并且将贵州的弟弟也一起接到了彭水安家致富。扎根彭水勤劳学技种平菇3月5日,娇娇妹见到杨进、任国淑夫妇时,他们正在平菇大棚里忙着。平菇大棚里,阴冷、潮湿,平菇却长势喜人,一个个菌袋口两端都冒出了鲜嫩的平菇,一股菌香味扑面而来。“今天上午已经送出去了多斤,下午是顾客让加送的。”老杨一边采着蘑菇一边介绍着。虽然,已经到彭水扎根18年,老杨依旧一口浓浓的贵州方言。原来,老杨媳妇儿任国淑父辈原本是镇南村人,多年前,因生活窘迫曾带着一家老小逃荒至贵州落户定居。随后,任国淑也就在贵州认识老杨,便与之结婚安家贵州。18年前,杨进跟着妻子一起来到了镇南村探亲,见到曾经父辈生活的地方经济条件已经大有好转,就打算留下来。可,没有田地、没有房屋、没有工作,那能干啥呢?“那时,村里段小波开始种平菇,我们也想去学一门技术,便去给他帮工,不求一分工钱,只愿能学一门技术。”老杨说。在段小波家边干边学几个月后,大致掌握了平菇的种植技术后,就开始在村里租地、搭棚开始“自立门户”。平菇菌种培植十分繁琐,菌袋的配料也需要十几种材料,老杨一边总结经验,一边买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老杨“单干”的第一年就成功了。随后,老杨还自学种出了木耳、鸡腿菇、金针菇。(夫妇俩搬运刚采的平菇)踏实苦干凌晨两点采菇是常事不多时,老杨和妻子就摘了满满的一大筐平菇,看着一朵朵大小均匀的平菇,夫妻俩笑得合不拢嘴。如今,老杨已经有5个大棚,培植着近2万个菌袋,这段时间每天稳定采摘斤平菇。老杨告诉娇娇妹,今天是顾客加急催着采摘,所以下午又摘了几大框。平日里,夫妻俩都是凌晨两点就起床开始采摘,到凌晨四五点,夫妻俩就将采摘好的平菇运往了市场进行批发。天刚蒙蒙亮,老杨的平菇已经正式摆上了市场菜商的摊位,供市民购买。靠着勤劳的双手,夫妻俩在公路旁买地建起了楼房,但是对于二楼的客厅,妻子任国淑说,夫妻俩很少进出,一天的大多数的时间都“泡”在了平菇棚里。“一年天,基本上没睡过一个懒觉,甚至没睡过整觉!”任国淑说。但,在老杨看来,这一切都已经习惯了,也是值得的。“目前比起春节价格降了一些,只能卖1.5元一斤。春节期间一天能采摘来斤,凌晨一点就得起来开始采摘,批发价最高能卖到5元一斤。”老杨说,他的平菇主要销往丰绿市场和彭水的几个菜市场,有时批发不完自己也零卖。(任国淑将平菇打包)月入超万带着全家一起定居彭水“装好了,莫慌,马上就给你送来。”下午五点,老杨再一次接到了顾客的电话,他一边回着电话,一边将已经称重的平菇装进面包车,抓紧时间给顾客送去。任国淑说,现在,种植平菇的人多了,销路没前几年好了,还好有一些老顾客能维持。虽说,市场越来越饱和,老杨的平菇大棚却一直有增无减,今年还多建了一个大棚,全靠信誉和品质。依靠勤劳的双手,夫妻俩精心管理着五个大棚,一个月的收入能超万元,一年的收入能达到15万元左右,不仅供养着3个孩子上学,而且还将父母也从贵州接到了镇南村,一家人经营着小日子。几年前,看着老杨种植蘑菇闯出了一条致富的道路,老杨的弟弟杨泽强也一起从贵州到了镇南村,跟着老杨学种植技术,也在镇南村租地、建棚一起发展起蘑菇种植。如今,靠着小小的“蘑菇”,弟弟杨泽强也在镇南村买了地,建了房,扎了根。又到了一年春耕时,等着这一批平菇采摘结束,老杨又要开始培植今年的平菇菌种,再将大棚里的平菇菌袋更换为木耳棒,为这一年增收做准备。(杨进接到顾客催货电话赶紧装车)全媒体记者:蔡秀

编辑:任鱼萍县委*法工作会议召开彭水:驻村工作队“驻”进村民心坎里彭水召开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反反复复的口腔溃疡,我该拿你怎么办?

1
查看完整版本: 贵州夫妇租地种蘑菇,在彭水闯出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