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百年*史续写更大荣光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杨燕玲
在青海,一百年间孕育出无数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留存下许多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
省委*史研究室提供。
年11月,中国工农红*第四方面*总部直属部队及第5*、第9*、第30*共余将士,转战河西走廊,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歼敌余人;年,随着西宁解放,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双树村村民胡成海、袁生英等5人正式加入中国共产*,成立了青海省第一个农村*支部,成为青海农村*组织的“摇篮”;上世纪50年代,西宁市湟源县小高陵人为改变贫穷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发扬“愚公移山”“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治山治水,与各种艰难险阻作斗争,在“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精神指引下,硬是将荒山秃岭改造成山清水秀的幸福家园……
百年征程催人奋进,让我们铭记光辉历史,踔厉奋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随手拍”大赛串连起不平凡的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金玥彤
“庆百年华诞晒美丽青海”随手拍大赛,将无声的照片蕴含的礼赞*的歌声传遍高原大地,也让我们在每一个笑容中治愈着年那些有困难、有坚守、会感动、会“破防”的时刻……
“庆百年华诞晒美丽青海”随手拍大赛稿
照片中青海山川河谷生机盎然,野生动物自由栖息,一条条公路不断延伸,风电光伏基地有序建成;孩子们用小提琴演奏《歌唱祖国》,老人们在日间照料中心和志愿者一起《绣*旗感*恩》……形式多样的活动共庆百年华诞;现代化的设备让乡亲们《生产生活“牛”起来》,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从易地搬迁到美丽乡村,从生态保护到产业扶贫,从“建*百年”到“小康生活”,“庆百年华诞晒美丽青海”随手拍活动将每一张照片定格的瞬间串连成不平凡的年。
我们从未对震后的生活发过愁担过忧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李兴发
从出生时的3.5公斤,到现在十多公斤,旦叁吉在震后的八个月里得到了医护人员和*府的特别呵护。
躺在母亲怀里的旦叁吉。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李兴发摄
这是玛多地震惟一的“震生”。年5月22日,玛多发生7.4级地震,第一时间参与救灾、防疫工作的产科主任拉措吉,在震后第12天接生了新生儿旦叁吉。
1月17日,记者走进玛多县*河乡阿映村旦叁吉家,父亲土旦叶西正逗着旦叁吉,“咯咯咯”婴儿清爽的笑声预示着这家人的幸福生活。
“日子过得美得很!”土旦叶西说,*和*府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从婴幼儿用品,到村里第一个搬进修缮后的“新家”,再到燃煤、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我们从未对震后的生活发过愁、担过忧。“呱正切、呱正切(藏语谢谢)……”土旦叶西不停地重复着。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罗珺
年底,记者走进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沟乡麻地沟村蘑菇种植基地,只见,个平菇菌棒正式出菇,近公斤平菇将在春节上市。
图为村民在食用菌大棚里采摘蘑菇。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罗珺摄
*员邓海安正在将采好的蘑菇一筐一筐往棚外搬,“作为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们一家在脱贫攻坚中受到了很多帮助,现在蘑菇产业成为村集体经济,村民集体创业我当然要义不容辞前来帮忙,村里很多*员和脱贫户都在这里义务帮工,不收取工资,我们感到很光荣。”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过去一年,麻地沟村“两委”结合实际,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帮助群众养殖、搞运输、投资分红、种植食用菌等,让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最美风景在路上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程宦宁
沿着高速公路你会看到什么样的青海?是清洁能源产业焕发勃勃生机,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强劲动力;还是高原儿女履行生态责任,让绿水青山绽放新的姿态。
一代又一代贵南儿女们用实际行动,在这片荒漠中筑起一道绿色屏障。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程宦宁栾雨嘉摄
登上高21米的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森多镇完秀村*沙头沙漠公园观景台,向腹地眺望,蓊蓊郁郁、苍翠欲滴的杨树、乌柳、柠条、披碱草等植物牢牢扎根在沙丘。这样的绿色令人欣喜、感动,更是佩服贵南人的治沙智慧和精神。
走下观景台,进入沙漠深处,我们看到,工作人员头顶烈日,一脚一脚将草方格踩进沙丘中;然而治沙期间,全县干部群众自备粮草、风餐露宿、日夜奋战,在沙漠腹地开展了规模空前的万亩治沙造林活动。
采访结束,再次看到眼前这片绿色,才真正感受到一代又一代贵南人薪火相传的治沙精神。
零下20℃严寒中的破冰救援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魏爽
学*史践初心,办实事暖民心。
“喂,派出所吗?有辆皮卡车掉河里了,快来看看!”年12月17日14时,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公安局玛查理派出所接到群众报案称,玛多县前往花石峡13公里处,一车辆掉入河水中,请求救援。
玛查理派出所供图。
接到报警,玛查理派出所所长半公与3名民辅警迅速集合,一边准备救援绳、穿好防寒服,驱车赶往事发地,一边联系吊车前往救援。10分钟后,救援小队到达现场,经了解得知,由于冰面开裂,在汽车即将坠入河水瞬间,司机急忙跳出,爬到岸边。经过4个小时的努力,最后在零下20℃的严寒中成功将车辆打捞上岸。虽然刺骨的寒冷让民警体力不支,但当看到车辆被成功解救,大家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司机紧握民警的手连声道谢。
“急难愁盼”挂心间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张多钧
年11月中旬,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转导乡忠孝村沟壑纵横的山地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马进芳正在指导村民铺设秋膜,讲解技巧。
村民忙覆膜。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张多钧摄
种植大户肖玉芳,是马进芳的重点服务对象。肖玉芳流转土地60公顷,种植玉米、*芪、马铃薯。其中40公顷耕地用来种植玉米加工饲料,需要铺设秋膜。但受疫情影响,秋膜铺设比往年晚了一个多月。得知情况后,马进芳协调26.67公顷的秋膜、20吨有机肥,赶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解决了肖玉芳的难题。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话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服务到我们心坎里了,他们对于铺设秋膜比我们自己还上心,为我们解决了实际困难,来年收成更有盼头了。”肖玉芳说。
长江“南源”在我家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张多钧
才仁骑着马,赶着牦牛,翻过山丘,来到一片草原,这里随处可见泉眼,咕咚、咕咚、咕咚……
才仁家所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结多乡达阿村是长江南源所在地,源头就在离才仁家不足五公里的草场上。才仁家冬季、夏季草场都在这片草原,一年四季,他一直生活在这里。
为更好保护长江南源,村里成立环境保护协会,定期组织村民上山捡拾垃圾。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张多钧摄
每天清晨,才仁将多头牦牛赶到长江南源附近放牧,牦牛在草原上吃草,才仁则拎着编织袋来回踱步,看见塑料瓶和纸盒子,都带回帐篷。家里的生活垃圾都装在袋子里,每次收满几袋子,再拉到县城处理,这也为才仁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几分乐趣。
“这片草原养活了牦牛,牦牛和草原上的泉眼养活了我们一家人。长江南源是我家,我的家好了,家人的生活才能更好。”才仁说。
“大白”的冷与暖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贾泓
年11月8日,这一天,西宁市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在青海省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核酸检测点,医院妇科护师赵永婷身穿防护服,不停地弯腰、采样、起身、手部消*,重复着每天做千次的动作,冰冷的手消液已经让她手指僵硬麻木。赵永婷说:“接到通知后,院里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下沉‘疫’线。面对疫情,我们时刻待命,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透过医用防护面罩上的雾气,我们看到,她坚定的眼神。
医护人员正在为市民进行核酸检测。青海日报融媒体实习记者张慧慧摄
寒风刺骨,疲惫不堪,赵永婷从未感觉西宁的冬季如此寒冷,也感受着前所未有的温暖:“今天在场的孩子们为我们带来的歌舞,温暖了我们的心,未来这些孩子也必将温暖整个社会。”赵永婷这样诉说着“疫”线“大白”的冷与暖。
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羋峤
年12月23日,位于甘河工业园的青海盐湖特立镁有限公司厂房内,正在进行镁制方向盘的抛光打磨,之后将发往比亚迪汽车生产线,经过组装后,整车将售往全国。
“我们的产品全部绿色制造,很受市场欢迎。”青海盐湖特立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占宏说,依托盐湖丰富的氯化镁资源提取,采用清洁电力能源,同时从盐湖到“绿电”生产,再到成品出模,企业生产全过程不产生废液、废气,真正实现零排放、零污染。
铝制方向盘生产中。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芈峤摄
盐湖特立镁只是青海盐湖产业发展的缩影。年,盐湖形成钾盐、镁盐、锂盐、钠盐、氯碱五大主导产业,实现从单一农业生产到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做全产业链,推动盐湖高质量发展,正在努力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客户端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