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0/13 17:59:00
盘活资产资源是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贵安新区各乡镇立足自身实际,在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持续发力,想在深处、干在实处以实际举措唤醒激活“沉睡”资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着力激活乡村发展“一池春水”。 臭水潭变“好风景”秀出乡村靓丽风景线“整治之前这里就是一个臭水塘,尤其是下雨天,塘水又黑又臭。”站在贵安新区湖潮乡芦官村的“景观潭”旁,村*支部书记孙忠凯感慨万千,“现在经过治理后已经完全看不到之前的模样,景色还是不错。”沿着孙忠凯指的方向看去,清澈水塘边已经修好了木制栅栏与步道,水面朵朵荷花随风摇曳。离村子不远处,是景色优美贵安新区月亮湖公园,每逢好天气总是游客如潮,“我们村就在市域环城快铁的站点旁边,希望能借助这样的交通优势,与周边这些景点形成联动效应,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孙忠凯介绍,在此之前这块水潭处于荒废状态,无人清扫也无人管理,而村里也无污水收集管网,且存在雨污管网混用的情况,时间长了这块废潭自然而然成为了村民的生活污水排放地,“不管是养殖废水还是生活垃圾都往里去,要是遇到下雨天,这个味道更是不得了,你要是路过还得憋着一口气。”从“臭水潭”到“景观潭”,芦官村在水潭改造过程中并未选择“一刀切”的填埋处理,而是借助贵安新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开展的契机,在尽量不破坏水潭的原貌及构造的基础上,有序开展黑臭水体淤泥清理及景观打造,新建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解决了村内污水排放通道,原本闲置废弃的水潭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如今,水塘的黑臭水体变清澈,周边脏乱环境焕然一新,一改往日面貌的昔日“臭水潭”为周边村民提供了一个悠闲锻炼的好去处,天气好时大家聚在一处,走路锻炼、闲聊唠嗑,促进了邻里之间的交流,增进了感情,助力文明和谐的乡风建设。林下食用菌种植拓宽产业发展新路径4月气温适宜,正是菌肥味美时节。贵安新区*武街道曹家庄村的20亩松林里,株株赤松茸“冲”破覆盖的松针,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长势喜人。“这朵又圆又大,长得真好!”山顶,“采菇队”的村民们手里忙个不停,不会儿就装满了一个个竹筐。山下,一筐筐新鲜菌菇经清理、分类、包装等流程,送进厂房冷库保鲜,只等订单核定便将立即发往客户手中。“没想到杂草丛生、无人管理的林地也能带来这么多惊喜。”看着赤松茸种植走上正轨,曹家庄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天鹏话语里难掩兴奋,自3月中旬开采以来,曹家庄村松林基地已采摘出菇多斤。曹家庄村交通不便、山多地少,村内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产业发展受限。另一方面,但该村林地资源丰富,上千亩公益林绵延不断,村民们守着“绿水青山”却过着苦日子。为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活力,去年6月以来,曹家庄村村支两委及驻村工作组深入剖析自身优势,积极挖掘村里“沉睡”的林地资源,充分利用林下土地和林荫优势,以“高校+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带动村民开展林下赤松茸种植。“赤松茸这一菇种产量相对较大,栽培技术简单粗放,对环境要求不是很高。”王天鹏介绍,这是村里组织多次外出考察,并结合村情综合选定的品种。目标既定,林地租赁、工人招聘、技术学习等各项工作马力全开,曹家庄村还积极争取到上级资金支持,在山下建立起拥有冷藏与烘干功能的厂房,开拓线上线下多类营销渠道,逐步形成生产、包装、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目前,曹家庄村已示范种植赤松茸20亩,预计能实现产值25万元,解决就业余人次。而随着赤松茸的种植成功,曹家庄村还利用村民闲置房屋及土地,试种茶树菇、平菇等其他菇种,待取得成功后将在全村推广。老房子变“致富屋”激活乡村旅游发展活力天气转暖,贵安新区湖潮乡车田村的游客渐多。沿着村里林间小道往山上走,能见到一处古色古香的民宿建筑,仿制水车、木制秋千,古韵悠悠的建筑风格,吸引不少游客的在此打卡小憩。“小院子真美,古色古香、设计精巧,一看就花了不少的心思,很有意思。”来自贵阳的游客陈丽娟与父母在庭院合影,看着古朴的院子忍不住称赞。车田村是湖潮乡年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示范点。为探索旅游发展“新模式”,配齐旅游资源,该村将“治房”工作与乡村旅游发展结合,相继引进2家本土社会资本,以“村集体+社会组织”的组织方式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推出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特色民宿及农家乐,成为车田旅游引流的又一“法宝”。“这些原本都是村里闲置老旧房屋及当地传统的二十四合院建筑,大多破旧不堪,没有人居住。”车田村村支书助理沈晓茜介绍,如今改造升级后,再配以周边的水果采摘、鲜花观赏、休闲娱乐等特色体验项目,游客就可在这里享受到集餐饮、住宿、休闲养生于一体的高质量生态旅游体验。闲置村宅基地改革是湖潮乡文化旅游的突破口,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招。将闲置房变成“*金屋”,湖潮车田村已共计盘活房屋10栋,包括特色农家乐5栋、特色民宿5栋,并计划8月底全部完成建设,预计能带动35人就业。改造后的老屋不仅外观焕然一新,更将继续引入丰富业态,让村民有了收益,激活乡村旅游发展新活力。臭水潭改造化身“景观潭”,林下种植拓宽增收路径,“空心院”绽放“新魅力”······在贵安新区,如这样积极推进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的案例并不少。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变“沉睡资产”为“增收活水”,马场镇平阳村在荒山荒坡上建立养殖场,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及家庭农场发展;川心社区利用一楼安置房建设农贸市场,力争让村民群众在家门口买菜卖菜;湖潮乡芦官村打造荒废水塘,计划借力紧邻月亮湖公园及市域环城快铁站点优势发展康养旅游……盘活闲置资源,激发产业生机,在这样的创新思维引领下,曾经寂静的贵安乡村,如今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朱迪编辑罗昌二审谭仕伦三审胡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