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几天在研制菌种,为下一季的蘑菇做准备”,在遵义市汇川区沙湾镇,返乡创业大学生张晓飞正指着自己的食用菌培育基地说到。
在成功培育出平菇和大球盖菇后,张晓飞又开始忙碌在自己的蘑菇基地,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其余时间都用在了研究食用菌上。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张晓飞有着敢闯敢拼、敢想敢试的精神。年,张晓飞从吉林农业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与食用菌有关的工作,参加过“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因自己酷爱研究食用菌,在得知国家对自主创业有*策扶持之后,年决定凭借着所学知识、所得技术,回到家乡,大胆地走上创业的道路。
当被问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张晓飞思考了一会,语重心长地说,“家人的支持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安慰。”
在决定创业之前,张晓飞掌握不准食用菌菌种的制种季节和栽培季节,因贵州的气候环境属于高温高湿,很容易产生病虫害,担心会造成蘑菇减产。而且贵州遵义不属于食用菌生产主产地,缺少食用菌种植所需的原材料,比如像棉籽壳、甘蔗渣,到外省购买原材料无形中就加大了生产成本。
为了降低成本,张晓飞从对原料要求不高的、有一定市场优势的平菇开始试验,“经过两年栽培摸索,我把当地的稻草、豆草作为原材料,变废为宝,成功培育出了平菇,如期降低了成本。”张晓飞说。
蘑菇种出来了,又开始担心如何卖的问题。去年3月,蘑菇种出来了,但很忧心不知道怎么卖,去哪里卖。
每天凌晨3点起床采菇,4点出门。张晓飞把蘑菇运到周边的镇上去卖。“早一点去集市上占个位置,去晚了就没了。后来通过到集市上卖菇,渐渐的认识了一些商贩和经销商,后边就直接与他们电话联系,第二天采好菇给他们送过去。”张晓飞说。
周边的农家乐、饭店、餐馆……张晓飞经常去推销蘑菇,也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销路问题也不再那么头痛了。
在张晓飞看来,创业是一场持久战,是一次属于创业者的长征,会经历同红*一样“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岁月,但这些岁月并不会成为阻碍他奋斗拼搏的泥潭险滩。
谈到创业感受,张晓飞说:“我算幸运的,有领导关怀、家人支持,遇到所有困难,我都不会害怕,有问题就解决,跌倒了再重新站起来。”
庞玲玲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申云帆
编辑尚宇杰
编审靖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