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张鋆通讯员彭灵艳包伦金刘文化*桂云湘西永顺报道
“以前打工,每天做工十多个小时,一年只能赚到三四万元,现在回来种了五六年猕猴桃,一年可以挣30多万元。”湖南省永顺县松柏镇花桥村猕猴桃种植大户方杰在谈到自家种植的猕猴桃,感到十分满足。
近年来,永顺县立足本土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围绕提质提产目标,不断改良品种,带领人民逐步走向了富裕,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成熟的猕猴桃。
据悉,目前永顺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1.2万亩,是湖南省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年产量近万吨,产值达3.1亿多元。涉及农户户,其中有余户余人依靠猕猴桃产业稳定脱贫。目前已建成万亩精品园5个,千亩示范园28个,建成猕猴桃专业村26个。
提质提量坚定不移发展猕猴桃产业
走进松柏镇,随处可见成片的猕猴桃种植基地。一到秋天,便挂满了成熟的果实。“这个是这两年新引进的品种,叫翡翠,市场效益更好,目前正在推广试种。”松柏镇*委书记徐敏介绍,“我们松柏镇猕猴桃一共有3.2万亩,产量6万吨,是松柏镇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全县的猕猴桃核心主产区。我们在发展乡村振兴、强村富民方面,主要是从抓猕猴桃品改和林下种养经济两方面入手。”
为进一步推动猕猴桃产业发展,在以“米良一号”绿心品种为主的情况下,松柏镇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对猕猴桃进行品种改良,引进新品种。开展产业技术培训,建立猕猴桃溃疡病防治示范园、避雨栽培试验基地,并组织农户利用无人机搞好猕猴桃溃疡病统防统治,确保提升猕猴桃品质。目前猕猴桃已经陆续品改多亩,亩产达公斤,价值比以前提高几倍。
林下种养食用菌。
在提质增效的同时,松柏镇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打造立体生态农业,年,在县农业农村局支持和相关专家指导下,率先利用猕猴桃修剪废弃枝丫研发黑木耳、平菇等食用菌林下种养模式,栽种*豆、魔芋等喜阴作物,并在果园内养殖土鸡,打造果王鸡品牌,每亩可增收余元。
果王鸡在种植园内觅食。
*员带动合作社引领区域经济发展
猕猴桃产业逐渐壮大,离不开当地松柏镇基层*员干部的带头带动。彭善平是松柏镇一名基层*员干部,年从外地打工回来,便开始着手发展猕猴桃产业。“主要是*府*策好,有国家的扶持和帮助,就开始做了,发展产业能带动我们致富。”彭善平表示。
电商订单包装。
年,彭善平成立了大青山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从事猕猴桃种植、收购、销售和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为松柏镇产品储存、销售、运输、加工等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此同时,松柏镇充分利用“学一技联一户解一难”的活动载体,激发广大*员学技能,解难题,让*员带头引领群众学好技术,推动猕猴桃产业发展。
在抓*建工作中,松柏镇把产业发展目标作为各村支部、机关*员和驻村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油门来踩,实现了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目前,大青山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有龙桥、松柏、湖坪等村(社区)猕猴桃种植农户户,基地面积亩,年产量吨,季节性用工人次。合作社的发展,不断推动产业链完善,成功带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农户就近就业。
产业振兴农民幸福有奔头
产业强、农民富,产业对了,幸福有奔头。目前,整个永顺县通过*策扶持、*员典型带动等有效措施,已带动各乡镇村民共同致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猕猴桃装车。
向运国是永顺县高坪乡农户,曾经,这儿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产业贫瘠。如今,*府修起产业路,每家每户通过种植猕猴桃,收获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以前种植烤烟,一年几千元收入很低,压力很大,后来发展猕猴桃产业,我们可以开车来回,管理更多的种植园。这些年已经供养两个孩子上了大学,其中一个已经工作了。生活变化很大,感觉越来越有奔头了。”向运国坐在自己的三轮车上,眼睛神采奕奕。
向运国的幸福生活,正是永顺县居民通过产业发展致富起来的缩影。“我们高坪乡现在种植3万亩,通过调研以后,乡*府积极申报万亩猕猴桃实验基地,通过基地的带动,让老百姓感受到种植的前景非常广阔,目前成熟面积2.5万亩,产量5万吨,老百姓的收入有很大提高。”高坪乡乡长向峰表示。
推进加工和销售完善产业链
在加工方面,永顺县重点支持湘西老爹集团做大做强,该公司现有1条年产5万吨果汁果脯加工线和1条年产吨果王素加工线,开发新产品35个,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保健食品、特殊用途化妆品等殊荣,拥有30余项国家专利、10余项科技成果。在湘西老爹集团带动下,永顺县有机猕猴桃产业实现了大规模种植和规范管理。
销售上,永顺县开通“直播销售”模式,通过网络平台视频直播,带动产品销量及扩大品牌影响力。举办互联网湘西猕猴桃开园节,成功与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实施了湘西猕猴桃区域品牌的互联网打造。永顺猕猴桃线上价格普遍是线下价格的3至5倍,带动产业增收万元;实施“订单农业”模式,采取订单方式,发展猕猴桃订单农业。猕猴桃产值达30万元,加工产值达万元,猕猴桃电商销售额达万元。
近年来,永顺县不断完善“园、社、企、种、水、路”综合配套设施,强化产业支撑作用,推动产业由稳定走向兴旺,走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之路,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逐渐走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