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木耳与葡萄组合
栽培技术葡萄是藤蔓植物,以棚架栽培为主,分布广,所占空间面积大而占地面积少,地面长期处于遮阳少光状态,不适合农作物生长。而这种有散射光状态的条件,可保证黑木耳的正常生长发育。在葡萄棚架下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接近黑木耳的野生自然环境。黑木耳与葡萄栽培相组合,可获得双倍经济效益。
(1)制菌袋
春季出耳,一般制菌袋从2月中旬开始,此时气温低,杂菌相对较少,采用室内发菌,室外出耳。秋季栽培,一般制袋从8月份开始。发菌应注意控制高温、高湿、通风不良造成的杂菌污染。
(2)出耳前的准备工作
春天气温回升后,待葡萄秧开始萌动及时上架,并施足底肥,浇透1次水,平整架下土地,然后作低畦出耳。方法是沿葡萄架方向距葡萄苗0.5~1米处,作宽1米、深0.2~0.3米、长度不限的低畦,畦底拍实,用石灰粉进行畦内消毒,排袋前浇透水1次。春天当气温稳定在16℃以上,秋季于9月上旬(重庆地区)即可开口摆袋。方法是将菌袋除去套环、棉塞,将袋口扎紧,用刀片开窄口,长2厘米左右,每袋8~10个口,排袋人低畦内,袋与袋应相互错开排列,间距0.25米。
(3)出耳管理
将排好的菌袋盖上稻草帘保温、保湿、遮光。前7~10天是耳芽形成期,主要是保持畦内一定湿度(空气湿度80%~85%)。如湿度不够,可向草帘轻轻喷雾水,但勿将水分流向袋表划口处。并适当给予光照,在早晚揭帘通风换气透光,刺激耳芽迅速形成。10天后,划口处已被耳基封住,可向菌袋上喷水,并根据葡萄藤生长的强弱,决定是否在畦表上覆遮阳网,若生长强,畦面上完全可利用葡萄的荫蔽作用,不覆盖其他遮光材料。秋季出耳气温高,应注意进行遮掩。葡萄生长期间,注意农药喷施。在施用前,畦面盖薄膜,以免农药飞溅到耳片上。特别是多菌灵等,会导致黑木耳菌丝死亡。其他农药会污染耳片,使农药残留量增高。施药后当药液完全在葡萄上干燥后,方可掀膜。
2.庭院树下挂袋栽培黑木耳
庭院经济已在我国许多农村推广,在庭院经济中,许多农户都是以种植果树为主,果树下有大片的空地闲置没有被更好的利用,在树下挂袋出耳,能提高庭院经济的收入,也满足了黑木耳在自然生态中的环境条件。
(1)处理耳场
在庭院树下,整平土地,扫除垃圾,挖好排污沟,用篱笆做墙,防鸡、鸭等动物人内带来粪便及虫害的侵染,按每平方米用克生石灰消毒。在场地铺5厘米厚的沙即为出耳场地,在耳场上用木棒搭厘米高的架,分上下两层,每层间隔10~15厘米,扎上吊袋的横木棒。挂袋前2天,将场地浇透水,待水下渗后在沙面上撒一层石灰粉,并清除场地周围的杂草和落叶,搞好环境清洁卫生。
(2)开口挂袋
菌袋移出室外经3~5天光刺激后,去掉棉塞和颈圈,用线扎袋口,用0.1%的商锰酸钾液进行袋面消毒。然后在袋面四周均匀开8条小口,随即将袋挂吊在木架上。挂袋时四周及上下相互错开10厘米的距离,以保持袋间的小环境均匀一致,每潮耳采完后,可上下两层菌袋互换位置。
在庭院的树下设置耳场,要在春末夏初的梅雨季节出耳较适宜。当空气湿度小时,为保持场地湿度,减少袋内水分蒸发,一般晴天每天喷雾水6~8次,雨天任其淋雨。气温高时,宜在早晚进行喷水,要避开中午高温时喷水。发现耳芽后,在袋表面喷一次1%的石灰水澄清液,以后每隔2天喷-次。出耳期间,保持地上的沙子一直处于潮湿状态。春季
庭院树下挂袋出耳,具有产量高、成本低、易管理、省工的特点。
3.地栽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把黑木耳的菌袋摆放在室外的阳畦上进行出耳管理,简称地栽黑木耳。这种栽培方法模拟了黑木耳野生的生活环境,操作方便,方法简单。在15~28℃温度条件下,湿润,凉爽很适合黑木耳生长,耳片开展度大、厚实,产量和质量有保证,而且又不易被杂菌污染。在北方及西北地区,近两年来该技术推广很快。然而在长江流域,出耳的适宜温度季节,也是多雨的季节,提高了地栽黑木耳场地的相对湿度,但也给管理带来许多不便,甚至会导致大批霉菌污染。因此,在南方地栽黑木耳应注意掌握以下关键技术。
(1)浅畦深沟有利出耳管理
浅畦深沟在南方出耳有许多优点,便于管理操作,当遇大雨时,能很快排出耳场的积水,不会发生积水浸泡袋底而造成的污染。浅畦埂四周可作搭益覆盖物的支撑点,或作通气孔,有利耳片形成时对氧气的需求。浅畦在管理中有利于耳片对光的需求,黑木耳展片后,不易发黄发白。浅畦的具体作法是作畦深15~20厘米,宽厘米,长随场地条件而定,一般在10米左右,太长不好管理。畦作好后,在畦周围挖好排水沟,深25~30厘米,宽40厘米左右。作畦的土垒成小埂,距畦底20厘米左右,作好畦后要彻底消毒杀虫,然后才能摆袋。
(2)划口适度是稳产的基础
地栽黑木耳菌袋在排放前开口多以刘“V形口,划口长度宜掌握在1~1.5厘米,深2~3毫米,这是稳产的基础。如果划口过长,营养难以集中,袋内菌丝恢复生长时间长,不利于形成耳基,也给杂菌的侵染提供了条件。划口长还使耳基偏大,耳片的质量下降,也造成不必要的养分浪费。在人工管理中,喷水、冷凝水等易进人袋内,同样给杂菌提供了污染的机会,甚至造成烂袋。但菌袋开口也不能太小,否则耳基生长受抑制,不利于展开耳片,黑木耳耳片小,产量低。菌袋的脱圈扎袋口及划口出耳均应在清洁的场地进行,同时还应避免划口后的菌袋长途运输,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3)出耳管理中几个重要技术环节
①畦面上覆盖的草帘必须事先用清水浸泡后,沥干余水,才能覆盖,否则会因水滴污染菌袋划口。在水分管理中,草帘的作用是初春的保温保湿,因此喷水打湿草帘即可,以水滴不下流为止。若避免草帘上的杂菌污染菌袋,可用3%的石灰水浸泡后,沥干水分再使用,而不能用多菌灵、托布津之类的杀菌剂浸泡,这些药物黑木耳菌丝极为敏感,在喷水管理中含有药物的水滴粘在耳基上而造成烂袋。
②长江流域出耳季节多雨,注意清理排水沟,唯内的积水要及时排放,避免雨水灌进划口引起菌丝死亡造成烂袋。在雨天,遮荫物上必须覆盖塑料膜防雨,保持室内土壤湿度而不泥拧,畦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
③菌袋长出耳基后,要满足子实体对光的需求,给予散射光和直射光的刺激,要创造三分阳、七分阴的光照环境,让花花太阳光照进唯内,才能使黑木耳子实体正常生长,既防止杂菌的污染,又使黑木耳能迅速展开和色泽黑润、肉厚。否则,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会在菌袋划口上生长出乳白色的菌丝,几天后变绿而被绿霉所侵染。
④高温高湿季节,应防止烂耳的产生。子实体最适生长的气温范围在20~25℃,当气温超过25℃,又持续升温,子实体生长快,耳片薄,在唯内黑暗、湿度大、通风不良、积累的二氧化碳过多的情况下,极易使耳片自溶造成腐烂,即烂耳。因此,通风降温,控制一定湿度是高温季节的关键措施。在畦上方搭简易棚架,覆盖遮阳网,在夜间掀掉唯面覆盖物等措施可用来降低畦内温度。
⑤如在耳片伸展期耳片生长缓慢,应停喷水3~5天,让菌丝积累更多的养分。7天以后,再加大喷水,使耳基迅速吸水膨大,加速其生长。
⑥适时采摘对已失去弹性,耳根收缩的耳片,不论大小,均应采收,防止烂耳。
4.桑枝屑栽培黑木耳技术
桑枝是南方农村较为普遍的农副业的废料,农村多数用来当柴烧,使资源未能有效地利用,把桑枝加工粉碎后,用来袋栽黑木耳,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每千克桑枝屑能收获7~9千克干黑木耳。
(1)配方
配方-:桑屑91%,麸皮5%,蔗糖1%,碳酸钙1%;石膏1%,复合磷肥1%。
配方二:桑屑81%,麸皮15%,蔗糖1%,碳酸钙1%,石膏1%,复合磷肥1%。
(2)制菌袋
按配方将主、辅料拌均后加水,料水比为1:1.4,pH值6.5~7,装入17厘米X33厘米的塑料袋中。按常规方法进行灭菌、接种。在培养室内遮光培养。在25℃的条件下,需45~55天长满菌袋。菌丝满袋后,应继续培养10天左右,让黑木耳菌丝充分长透木屑颗粒。
(3)栽培管理
将菌袋移入出耳场地,并在袋面错位开8~10个出耳口,然后用草帘或薄膜保湿,待耳芽形成后,才挂袋培养。出耳的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85%~90%,并有散射光照射。当耳片充分展开,耳根变细后即可采收。采收后,不喷水,待菌丝恢复生长后,再进行第二潮耳的管理。桑枝屑袋栽的黑木耳,耳形较大,朵数多,肉厚,富有弹性,-袋可连续出耳3次以上,每次间隔12~15天。配方二的产量高,但使用时由于含营养物质丰富,也最易感染,在实际栽培中应注意防污染。
5.蔗渣栽培黑木耳高产技术
蔗渣除种植平菇外,还可以用来栽培黑木耳,如果方法得当每千克蔗渣可获得8~13千克干黑木耳的收获。其关键技术应掌握。
(1)选择优质蔗渣
优质的蔗渣是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新鲜的蔗渣洁白,甜香,含水分45%~50%,含糖分也高。故在出厂后要立刻晒干备用,否则易发酵变质,招致杂菌,尤其是红色链抱霉的污染。经久堆放,日晒雨淋,已发黑结块的变质蔗渣不宜采用。蔗渣表皮含有一层蜡质,不易被菌丝分解利用,而且尖利易刺破塑料袋,所以拌料前,用筛子除去表皮,或用粉碎机粉碎后使用最好。
(2)优化配方
蔗渣直接袋栽黑木耳产量低,其原因是蔗渣含碳丰富,含氮则不足,因此在配方中应添加20%左右的麦麸,可显著提高产量,但成本略高,污染率增加,须细心操作。也可在配方中添加0.5%尿素和10%的麦麸来降低成本和污染率,但尿素添加量以0.5%为限,秋季制袋,气温高,尿素应降到0.3%为宜。否则,产生的氨气对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均产生不良影响。
(3)选用优良菌种
薦渣袋栽黑木耳,一定要注意菌种的选择,因为蔗渣物理结构松散,易于分解,菌丝分解快,生育期短,宜选择适宜蔗渣培养料栽培的早熟丰产菌株,生产中,黑木耳是一株适宜于蔗渣栽培的菌株,这是由福建农科院选育的。它的优良特性表现为羊毛状菌丝洁白浓密,生长快,整齐,粗壮有力,抗霉力强,适宜栽培温度为15~24℃,生育期20~30天,子实体丛生,朵大片厚,色泽黑,背面灰白色,披有微毛状。
(4)科学栽培管理
蔗渣栽培黑木耳应安排好最佳出耳季节,南方一年可栽培两季,春季应安排在气温略低的3~4月,在平均气温20℃左右出耳。秋季应安排在9月中旬至10月气温下降到24℃以下时(重庆地区)出耳,能有效地防止杂菌侵染。春季低温接种,保温培养,出耳后期气温已升高,感杂率也较高。秋季高温接种,低温出耳,气候较干燥,水分易于管理,菌袋出耳多,产量较高,质量也好。
在蔗渣栽培中,防止杂菌污染是黑木耳袋栽的关键技术之一。高温高湿是污染的主要因素。在高温下,黑木耳菌丝生长受阻,菌丝发黄,吐黄水,自溶,并引起子实体霉烂或发生流耳。因此,应尽量避开高温季节开袋出耳。若遇短期高温,应加强通风。管理中,应掌握干干湿湿的水分管理方法来防止流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