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立秋暑去凉来,一叶知秋随州妇联
TUhjnbcbe - 2024/10/18 16:47:00

何为立秋

暑去凉来,一叶梧桐落,便可知秋来。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度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代表即将、始建,立秋,即意味着秋季的来临,此后暑气未褪但渐衰,天气慢慢转凉,阳气收敛而阴气增长,是迈入秋收冬藏的过渡时分。宋代时,立秋这天,皇宫要将梧桐盆栽移入殿内,等立秋时辰到,太史官高奏“秋来!”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

物候

初候,凉风至。立秋之日凉风至,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凉风是西风肃清之风,肃清是为收敛,秋为揫,揫就是敛聚。

二候,白露降。后五日白露降,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凉风来,露珠晶莹变白,白是秋之标识。但露尚未凝滞,还能在阳光下滚动,非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之露。东汉刘熙的《释名》释露为虑,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将凋零而忧,由此露红凝艳数千枝,亦成一种壮美悲怆。

三候,寒蝉鸣。再五日寒蝉鸣。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这是曹植诗。古人硬要分辨寒蝉小而青紫,其实应是蝉们秋凉后发声困难,知生命将尽的变声凄切。碧树未摇落,寒蝉已悲鸣。此时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了。

气象

立秋至秋分这段日子被称为“长夏”。秋本是肃杀的季节:“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但暑气一时难消,况且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三日,“秋老虎”依然存在。但是,天地自然还是起了变化,出现了中午热、早晚凉的“尜尜天”,而且“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秋老虎形成的原因,大气科学词典提到:副热带高压又再度控制江淮流域,气温回升,形成了闷热天气。”可见,南方处暑后天气也有渐凉的表现,只不过没有北方那么明显。大气科学词典进一步指出:秋老虎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以后,持续日数约一周至半月,甚至更长时间。

民俗

立秋节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自周代开始,便有天子亲率王公大夫往西郊迎秋的礼俗。到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或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或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至清代,立秋节这天要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近代以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不同风俗遍地开花,以表对节令流转之重视崇敬。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城里人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晒秋

每年立秋,果蔬日渐成熟。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养生

立秋润燥为主,慎贴秋膘。秋天,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故应吃些有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秋季宜食清润甘酸和寒凉的食物,寒凉能清热,甘味食物的性质滋腻,有缓急、和中、补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敛、生津、止渴等作用。同时,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应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莲子、山药、藕、平菇、番茄等等。如此看来,立秋之后,我们在饮食方面应该特别注意定时定量、润燥强体。

莲子百合汤

做法及功效:莲子15克、干百合15克、鸡蛋1个、白糖适量。将莲子去芯,与百合同放在砂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煮至莲子肉烂,再加入鸡蛋、白糖。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可补益脾胃、润肺,宁心安神。

山药排骨汤

材料:山药、排骨、葱、姜、盐、料酒。

做法:

1、山药洗净,去皮切断。

2、排骨洗净,锅里加满水,煮开,撇去浮沫;

3、放姜片葱结,加黄酒,转小火;

4、煮20分钟,捡去葱结,放山药,开中火沸腾后再转小火;

5、半小时后加适量盐,煨15分钟至山药排骨酥烂即可。

诗词

立秋诗

南北朝·周弘让

兹辰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改夏色,木叶动秋声。

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

唐·元稹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

秋日后

唐·王建

住处近山常足雨,闻晴曝旧芳茵。

立秋日后无多热,渐觉生衣不著身。

秋思

唐·白居易

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寂寞馀雨晴,萧条早寒至。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立秋日书怀

宋·王畴

一岁中分气序平,夫何犹有感秋情。

已饶健鹘凌空翮,肯作寒蜩抱树声。

桐叶渐愁经雨坠,桂枝还喜得风生。

夜凉频惬山居兴,天澹银河彻晓清。

立秋夜听秋声

元·李延兴

漠漠微云生晓阴,满庭虚籁薄霜林。

有声元在无声里,听到无声思转深。

玉楼春立秋

清·叶纨纨

微云日暮庭花紫。一叶飘轻淡罗绮。

扇惊长信泣佳人,山冷苍梧悲帝子。

楼前莫问相思字。深院萤飞照砧杵。

西风燕去几时归,秋梦芙蓉江上水。

1
查看完整版本: 立秋暑去凉来,一叶知秋随州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