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时节是秋季气温的一个分水岭,民间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的说法,过了白露早晚温差逐渐拉大,很多地方也正式进入了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天。
因为白露时节昼夜温差大,特别便于蔬菜和水果积累养分和糖分,因此这个时节也是市场上果蔬品种最多的时候,不过有这“4菜果”想吃再等等,因为没到它们的最佳食用季节,所以味道差营养少,即使是售卖它们的摊主自己都不吃。
白露过后这“4菜”少吃
一,白菜
白菜被誉为“百菜之首”,它是人们非常常见的蔬菜品种,也是大家秋冬季非常喜欢的蔬菜品种。
“头伏萝卜二伏菜”,二伏时才种下的白菜,现在还处于正在生长的阶段,白菜不经过霜打,它的味道是非常差的。现在市场上售卖的白菜,基本都是采用特殊手段种植出来的,或者本身就是早熟的品种。
早熟的白菜和特殊方式种植出来的白菜,味道发骚不说,有的入锅半天都炖不烂,而且因为抢着上市,因此要吃白菜再等等,等到霜降以后再吃才能真正品尝到白菜的美味。
二,韭菜
韭菜是常见的蔬菜品种,虽然一年四季都有售卖,但是白露时节正是韭菜开花蹿苔的时节,这个季节的韭菜又老又没有味道,并不是食用它的最佳时节。
韭菜天气越热越容易腐烂,白露时节虽然早晚温差大,但是白天的气温依然很高,韭菜要想保存的就其中肯定会有所“猫腻”,因此这个季节的韭菜还是少吃为妙,等到天气转凉以后再吃不吃。
三,莴笋
莴笋现在一年四季都有售卖,但是最美味的季节就是春季,因为那个时候的气温正适合它的生长,而且也没有什么病虫害,因此春季的莴笋品质是最好的。
现在市场上售卖的莴笋基本都是夏季种植的,这个季节气温高,莴笋容易生病和蹿苔,所以不可避免的要靠药物来控制和预防。现在市面上卖的莴笋也经常出现空心和肉质没有水分的情况,因此这个季节就不是吃莴笋的季节。
四,平菇
蘑菇是特别受人欢迎的食材,平菇因为菌朵肥厚,香味十足,因此特别受到人们的喜爱。
平菇的种植和贩运需要比较冷的天气,气温过高平菇不愿意生长,而且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腐烂的情况。现在农贸市场上的平菇普遍品质不怎么样,这主要跟气温有关,因此要想吃平菇还是再等,天越冷的时候平菇的味道会越好。
白露过后这“果”少吃
一,柿子
柿子属于寓意吉祥的水果,因此很多人特别喜欢在节日的购买食用,取其“事事如意”的谐音。
不过柿子在白露刚过的时候,不论是什么品种的柿子都没有到它最佳食用期,因为只有被霜打的柿子鞣酸才少,味道才甜。
现在农贸市场上的柿子基本都是为了抢占市场提前采摘的,然后用特殊方法催熟的柿子。这样的柿子口感奇差,而且也没有营养,因此要想吃柿子还是等到下霜以后再说。
二,核桃
北方有些地方有“白露打核桃”的传统,不过核桃白露时节还没有完全成熟,即使打下来以后,它的果肉也特别秕的,而新鲜的带有水分的核桃售卖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里面果肉捂烂和霉变的情况。
核桃想吃还是要等等,市面上的干核桃基本都是去年的陈果,这样的核桃很可能有喀喇味,因此核桃怎么也得等到中秋节过后再吃。
三,苹果
苹果是北方秋冬季上市的主要水果品种,现在市场上售卖的苹果基本都是早熟的品种和冷藏库里储存的去年陈果。
早熟的苹果味道发涩还带酸味,气调库存的苹果放了快一年了,味道和品质都要差很多,这些苹果还没有到最佳食用季节。
北方的苹果大量上市基本要等到十月份以后,那时候的苹果才是最佳食用期,因此现在市场上的苹果还是少吃为好。
一年有四季,四季食材各不同,因此我们老祖宗就流传下来“不时不吃”的饮食智慧,现在市场上的这“4菜果”都没到它的最佳食用期,因此想吃还是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