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为了吃菌子,云南人真的拼了财经早餐
TUhjnbcbe - 2025/5/26 16:59:00

作者:王小哼

云南人到底有多喜欢吃菌子?

这两天,老王无意中在百度上看到了一则热搜,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云南一女子吃菌子后中毒送医,朋友拍下匪夷所思一幕,右手不停比划,想要抓住什么东西。女子说,当时看到了小人、云彩、小精灵……

收治她的医生李志海介绍,女孩属轻症,她和家人一起吃的“见手青”,但只有她中毒。

看到这,老王不由得心生疑惑:他们不知道这些野生菌有毒吗?

就算是生在不盛产菌类的地区,小学自然课老师也曾教导过我们,有些菌类是有毒的,不能吃。

有毒,也要吃!

老王问了一位在上海的云南朋友才了解到,他们还真不是不知道野生菌有毒……

最近她爸妈来上海,就带了一行李箱的菌子来。

合着他们根本不在乎有没有毒,只要毒不死就行了。

据介绍,他们把菌子分为好几类,包括没有毒的鸡枞、松茸,和“有点毒但是煮熟了也能吃”的见手青,以及最好别吃的剧毒类。

拿命吃菌,是云南人独有的特点。甚至有网友表示,如果身边没有朋友吃菌子中过毒,那肯定是个假云南人。

每年夏天,尤其是7月以后,都是云南人吃菌的旺季,云南人吃菌中毒新闻每年都会固定出现。

一到了吃菌的季节,政府都要苦口婆心劝大家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要因菌送命。

云南人到底为什么这么爱吃菌?

当然是因为好吃!

最让人类上瘾满足的美味来源有三个:糖、蛋白质和胆固醇,其中糖对应甜味,蛋白质对应鲜味,胆固醇对应油香味。

菌子为什么好吃,因为从成分上看,一个合格的菌子就是味精+海鲜氨基酸大礼包。

它不是肉,却富含优质蛋白,拥有丰富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

同时,菌子里的糖能刺激大脑分泌让人愉悦的多巴胺;鲜味氨基酸如天冬氨酸,与合成味精的谷氨酸是一个类别。

你也许要问,菌类我们也吃过,金针菇平菇香菇,为啥从没觉得特别好吃?

在云南人的眼里,这些人工培育的品种,他们是不屑于吃的。

虽然成分大同小异,人工菌能培育的品种太少了。

云南的可食用野生菌有种,实现了人工栽培的只有70多种。

每一种野生菌的风味都是来自多种氨基酸之间的随机搭配,外加可溶性糖、甚至还有铁、锌等微量元素味道的随机混合,复杂程度宛如编程。因此,未被破译组合成分的野生菌,风味具有不可复制性。

对于味道来说,菌类之间品种的差异,远大于技术差异。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台湾施建大学、云南大学等多个研究机构对此都有过研究,他们发现:常见可食用菌如牛肝菌、鸡油菌等,所含的鲜味、甜味氨基酸总量是香菇的2-6倍。

因此,云南人认为野生菌好吃,主要是因为野生菌在涵盖品种上碾压了人工菌,而不是野生环境碾压了人工技术本身。

形容菌子的美味,著名作家汪曾祺曾形容道,好的菌子能同时吃出“陈年宣威火腿香味、宁波油浸糟白鱼鲞香味、苏州风鸡香味、南京鸭胗肝香味,且杂有松毛清香气味”。

听听这个形容,是不是听起来就很妙?也难怪云南人为之疯狂了。

得天独厚的云南菌子

更何况,除了云南,在别的地方想吃还真的吃不到。

能生长出品种繁多的野生菌,云南作为全世界最主要的野生菌产区,靠的是他们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

全世界已知有多种野生食用菌的种类,云南占全国的80%,全世界的40%以上,全省境内有个县城出产野生菌。

事实上,野生菌的生长条件颇为苛刻。菌丝刚刚萌发的时候,热量必须充足但温度和光照却不可过强,空气中的干湿变化必须非常明显;而到了收获期,却又要求昼夜温差大,同时热量和降水稳定适中。

这些生长条件在地理环境上分别有对应,湿热气候多在低纬,低纬但凉爽的地方只有高原,干湿温差变化大的地方则是山地。

低纬、高原和山地,联想一下这几个关键词,云南的形象就呼之欲出了。

中科院等多个研究所分别截取了全国可食用野生菌的主要产地,测算了气温、地温、光照、降水等影响因子,最后对比发现全国最符合野生菌生长需求的地方,就是云贵高原,尤其是滇中楚雄一带。

或许在夏季的晴雨交替间,高纬度的内蒙和东北会有一至两周短暂的时期满足蘑菇生长的要求,但却无法像云贵高原一样,从4月到10月都一直保持这样的气候特点。

时间延续的长短,直接决定了野生菌的最终产量。别的产区也能出产好吃的野生菌,只是一年只长几朵,而在云南,可以论吨卖。

即便是能够论吨卖,云南的菌子价格也绝不是普通的青菜能比得上的。

据了解,野生菌于今年五月左右开始上市,由于当时种类不多,产量不大,价格相对较高,而到了七月份,随着野生菌大量上市后,价格也降至低点。

以备受日本消费者喜爱的松茸为例,刚上市超过了一万元每公斤,最高甚至到了两万元每公斤,如今的价格已低至元左右。

而鸡枞也从刚上市时候的-元每公斤,到目前的-元每公斤,就算已经是“跳楼价”,对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不小的支出。

尽管价格较低,但是由于疫情原因,野生菌的销售也受到了影响。

有卖了五年野生菌的商家表示,疫情下,来昆明的外地人比少,今年的生意不太好做。

好在虽然线下的销售量受到影响,但很多商家开展了线上活动并进行销售,促生了很多直播带货队伍。

有商家表示:“今天进了70箱菌子,一箱六公斤左右,靠着直播,现在卖的只剩3箱了。”

大家担心疫情,都没有出门,销售额也上不去。因此促生了很多直播等线上活动。

老王翻阅淘宝也发现,许多商家都在售卖云南新鲜野生菌,价格从上百元到几百元不等。随着冷链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相信会有云南菌子会走向更多普通人的餐桌。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了吃菌子,云南人真的拼了财经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