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先祝看来,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每天可采摘羊肚菌。
靠着发展羊肚菌种植业,黄先祝和丈夫李忠杰成了家乡石河镇炉山村的致富带头人。
在顺利踏上“致富路”前,怀揣致富梦想返乡创业的李忠杰、黄先祝夫妇曾几度想要放弃,却最终选择了“咬牙”坚持。
如今,望着香椿树下的羊肚菌,李忠杰、黄先祝夫妇构想着未来生活的美好。
返乡首次创业遭遇失败
年,李忠杰带着务工攒下的几十万元回到了老家大竹县石河镇,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早先搞养殖嘛,养蛇、养鱼、养鸭这些。”李忠杰说,由于养殖经验不丰富,养殖技术不成熟,在对市场前景了解不够的情况下,两年下来,不仅没赚到钱,反倒让辛辛苦苦攒下的钱打了“水漂”。
年冬天的一场停电,更是给予了李忠杰首次创业“致命一击”。
“室内养殖最关键的就是要保持适宜的温度,那次停电发生得突然,又没有做好应急措施,很多蛇都冻死了。”提及首次创业的失败,李忠杰说,“由于没技术,投资盲目,让家人也跟着受累,那一阵我心灰意冷,啥也不想干。”
得知他的遭遇后,当地党委政府对他进行了帮扶,大竹县农民工服务中心也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鼓励并支持他东山再起。
李忠杰和黄先祝正在采摘羊肚菌
是否还要再次创业,成为了李忠杰和黄先祝争论的焦点。
“当时我们手里挣的钱都赔进去了,还欠着贷款,又要发展新的产业,我实在没有底气,为此我们吵了不少架。”与黄先祝的顾虑不同,李忠杰认为羊肚菌种植大有前景,“当时我们没有退路,只能向前走。”
有了创业的失败教训,这一次李忠杰和黄先祝更加谨慎了。
在市场调查和走访本地、外地的创业基地过程中,李忠杰对羊肚菌种植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这次创业,李忠杰、黄先祝夫妇认为必须先掌握种植技术,不能盲目投资。此后,二人多方收集钻研种植技术,遇到技术难题还经常跑到成都、德阳,向有经验的种植户、食用菌研究所专家等请教。
香椿树下套种羊肚菌
年,李忠杰夫妇成立大竹县三杰养殖专业合作社,筹集资金多万元,建成大棚30余个,占地平方米,主要种植羊肚菌和平菇。
充分利用大竹县“中国香椿第一县”的丰富香椿资源,李忠杰夫妇确定了在香椿树下种植羊肚菌的产业发展思路,创新发展出“香椿树下套种羊肚菌”新模式,随后为自己种的羊肚菌注册了“椿杰”商标。
年,香椿树下套种羊肚菌试种成功。
“我们一亩地投资大约要一万块钱,单是自制的营养袋成本就达到了一块钱一个。”据李忠杰介绍,废弃的香椿树枝条粉碎后是羊肚菌、平菇生长的基料,培育出来的产品口感更纯、品质更佳。
种了约四年羊肚菌,李忠杰的种植技术愈发成熟,从选地到搭棚,再到管理收获都大有文章。“种植羊肚菌讲究很多,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尤其严格,所以每次种之前,我们都会先试种一部分,采摘后,我们也会对菌株进行筛选提纯,这样来年再种,品质就会更高。”
“日子会越来越好”
气温回升,香椿树下不少土地已被晒得泛白,不少村民认为羊肚菌难有好收成。但李忠杰的棚里,二期、三期种植的羊肚菌仍长势良好。
“今年温度变化太快,羊肚菌不容易长好,但我们棚里长得还算不错,近两百亩估计产出约有四万斤。”尽管李忠杰的种植技术已十分成熟,种植依旧得靠天吃饭,“要是天气多阴一周,产量还能更高。”
羊肚菌
除了大棚内固定的五六个工人外,种植、采摘等繁忙时节,合作社的用工可达50人。李忠杰说,一年工钱要近二十万元。
除了用工带动本地村民增收外,李忠杰夫妇正在按照“政府引导+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销售服务,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年,在石河镇党委、政府的支持、推广下,当地依靠香椿树下套种羊肚菌模式发展种植户70多户,种植面积达余亩。
“我们的销售主要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