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学报》年第36卷第21期刊载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钟珍梅、*勤楼、陈钟钿、*秀声与冯德庆的论文——“基于15N示踪的“稻/草-食用菌-菜”循环系统氮肥利用率评价”。该研究由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项目号:R-1)等资助。
氮利用效率是评价作物生产及循环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该研究比较“稻/草-食用菌-菜”循环农业的氮利用效率,为该模式在南方地区推广提供依据。该研究设置“水稻-食用菌-白菜”(R模式)和“狼尾草-食用菌-白菜”(P模式)2个循环农业模式,每个循环农业模式均包括3个生产环节,分别为:15N尿素栽培水稻和狼尾草(Ⅰ环节)、15N稻草和牧草栽培平菇(Ⅱ环节)、15N菌渣栽培白菜(Ⅲ环节)。
结果表明,15N在稻谷的分配比例最高,为57.75%,而狼尾草第1次刈割15N分配比例最高,为58.94%。2模式氮利用效率均以Ⅰ环节最高,分别为23.44%和43.34%,其次为Ⅱ环节,Ⅲ环节最低,且P模式3个环节之间氮利用率达到显著水平;氮残留率以Ⅱ环节最高,其次为Ⅲ环节,Ⅰ环节最低。
Ⅰ环节杂交狼尾草的氮利用效率高于水稻,Ⅱ环节利用杂交狼尾草栽培平菇氮利用效率也高于稻草栽培平菇,“狼尾草-食用菌-白菜”循环农业模式(P模式)的氮肥循环利用效率高于“水稻-食用菌-白菜”循环农业模式(R模式),表现为Ⅰ、Ⅱ和Ⅰ+Ⅱ+Ⅲ环节P模式氮利用效率较R模式显著提高了84.90%、69.31%和47.29%。
加环后2种循环农业模式氮利用效率均得到提高,与单一水稻/狼尾草种植相比,“稻/草-食用菌-白菜”模式植株地上部15N累积量分别从63.50和.30mg增加至.33和.89mg,氮肥利用率分别从22.29%和39.41%增加至40.48%和59.62%。“狼尾草-食用菌-白菜”循环农业模式可在南方地区推广。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