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刚刚开始,木兰县柳河镇复兴村的村民就开始忙着铺菌床,准备栽培食用菌。有了产业支撑,乡亲们的致富信心更坚定了。
村里的驻村工作队来自哈尔滨市林草局,工作队员们尽心尽力帮扶乡亲,短短几年,扶贫项目“开花结果”,打造出品牌产业——赤松茸蘑菇酱。去年,复兴村生产的赤松茸蘑菇酱拿到了中国森林认证委员会(CFCC)的“中国森林”认证,意味着拿到进*国际市场的“金钥匙”。依靠绿水青山开启“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之路,小山村动力十足。
调优种植结构小蘑菇撑开“致富伞”
复兴村曾是省级贫困村,村里曾一项产业也没有,村集体经济捉襟见肘。年,市林草局驻村扶贫工作队进村,为村民们找到发展林下经济的致富路:栽培赤松茸、养*牛、种果树……
林下培育赤松茸,这是驻村工作队队员们充分发挥林草行业特长和专业优势的成果,从菌种引进到栽培技术,每个环节都有林业专家详细指导。几年来,不但干成了产业,还培育了人才,不少年轻村民从产业发展中找到了岗位,学到了技术。
赤松茸栽植到山坡上的松树林里,绝佳的自然无污染环境造就了上等品质和口感的菌菇。经过“农头工尾”转化,赤松茸深加工制成蘑菇酱,迅速打开销路。此外,复兴村还将水稻育秧大棚进行二次利用,栽培食用菌,收获的鲜品和干品迅速占领当地市场。
工作队进村没几年,通过调优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复兴村的屯围子栽满了云杉、稠李、大榛子、蓝靛果,村口的葡萄大棚一栋连着一栋,“丰收果”见效益,村集体收入连年递增,村民们实现“打工挣钱不出屯,在家敲开致富门”的梦想。70多岁的老人,坐着小板凳择蘑菇,每个月都能挣元,乡亲们的腰包迅速鼓起来。
森林认证提身价“一村一品”瞄准国际市场
与腰包一起富起来的,还有复兴村村民的头脑。学会了技术、开拓了视野的农户,认准了一个理儿:只要诚心实意保证产品品质,村里的产业就能长久兴旺。因此,复兴村的蘑菇酱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
驻村第一书记邢广有指着赤松茸蘑菇酱外包装上“CFCC中国森林认证”和“幸福林嫂”标志说:“去年哈市首批41种林产品成功通过‘中国森林’认证,咱们村的赤松茸蘑菇酱就在其中。就像农产品的‘绿色、有机’认证,‘中国森林’认证让优质林产品身价倍增。中国森林认证委员会(CFCC)与森林认证体系认可计划(PEFC)是互相认证的,也就是说‘CFCC’是打开世界市场大门的钥匙,是国际市场的入门证。”
拿到“中国森林”认证可不是件容易事。为保证公正、透明,CFCC实行国际通用的“第三方独立评估”机制,认证标准极为严格,是中国林业产业最高“标杆”。正因为高标准、严把关,“中国森林”认证得到国际市场广泛认可。截至目前,美国、日本、加拿大和包括欧盟在内的53个国家与“CFCC”实现互认。有了这个“绿色通行证”,复兴村蘑菇酱的身价高了,今年生产刚开始,就来了不少订单。
拿出手机扫码“CFCC”标识,复兴村的赤松茸蘑菇酱从产地环境到产品信息一目了然,邢广有对此十分自豪。他说,这就是复兴村的未来,有了这个“产业支点”,复兴村背靠绿水青山,富日子、好日子不远了。
找到发展金钥匙产业兴旺添动力
邢广有清晰记得刚进村那会儿,“晴天一身土,下雨两脚泥”。他每天带着李海臣、董宏强两名队员挨家挨户唠家常、问需求、找项目。
经过仔细琢磨,最后邢广有把目光锁定在最不起眼的后山上。农闲经常有村民上山采蘑菇,那里的蘑菇异常鲜美。而向林下要效益,正是林草部门的专业特长。他们如愿找到了开启绿水青山的“金钥匙”。
复兴村有了成型产业,村集体经济壮大了,建立了多个合作社,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产业结构调整也趋于完善,一举从脱贫村成了“春有花、夏有果,秋有粮、冬有菇”的富村子。
今年,复兴村预计打造50亩林下赤松茸栽植基地、24栋棚室食用菌生产基地。同时,村内一栋立方米的冷库已经建成投用,用以存放鲜品赤松茸。有了冷链存储运输,一年四季可以保证鲜品赤松茸供应,还能卖上好价钱。
邢广有说,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日益兴旺的乡村产业就是“一支撤不走的驻村工作队”,能稳稳地带动复兴村一天天富起来。
哈尔滨日报记者罗彦坤
编辑张金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