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食用菌助推商洛乡村振兴ldquo大产
TUhjnbcbe - 2022/7/27 19:01:00


  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首站就来到我市柞水县,在小岭镇金米村点赞“小木耳、大产业”。在村培训中心,习近平总书记走到直播平台前,同正在做网上直播卖货的村民亲切交谈。总书记表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总书记的“超强带货”,让柞水木耳红遍全网,也为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带来了大福气、大机遇。


  我市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条件天成,林木资源和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丰富,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全市森林覆盖率66.5%,良好的生态条件适宜生产高质量的食用菌产品,是陕西省乃至国内食用菌生产的最佳适宜区。近年来,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以木耳、香菇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促农增收“主力*”


  食用菌产业不与农争时,不与粮争土,不与地争肥,是农家致富好项目。作为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食用菌种植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其种植周期短、产量高、效益高,是我市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收入来源。


  初冬秦岭,五彩斑斓,一座座标准化食用菌大棚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大山里。在商州区沙河子镇阳光种养家庭农场食用菌基地,务工群众正在大棚里忙着采摘新鲜木耳。


  据了解,该农场由当地致富带头人*红夫妻二人于年创办。今年,夫妇俩借助商州区扶持发展壮大食用菌(木耳)产业的机遇,再次流转土地30亩,投资近万元新建吊袋木耳大棚45个、晾晒大棚10个,发展春木耳20万袋、秋木耳15万袋。截至目前,农场共发展香菇30万袋、木耳35万袋,喜获双丰收,可实现产值多万元,带动户脱贫群众增收33.6万元,带动周边20多名群众实现季节性务工。


  “今后,我们将大力促进木耳、香菇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大菌类产品深加工,充分运用电子商务平台,不断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把产业带动作用发挥出来,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红表示。


  11月11日,走进富水镇茶坊村商南县智慧农业食用菌产业园,工人们正在作业车间把菌包整齐地摆放在货栏上,一派繁忙景象。该产业园占地80亩,总投资2亿元,由商南县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承建,是年度溧商共建农业园区。园区分香菇菌包自动化生产车间、真姬菇现代化生产车间、食用菌交易市场、菌种厂4个区域。其中,交易市场由农产品交易中心、展示中心、品鉴中心、研发中心和智慧农业控制中心组成,是一个集食用菌研发、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交易平台。


  “在真姬菇现代化生产车间中,年可种植万瓶真姬菇,每瓶的价格在4.5元左右;年可生产万袋的香菇菌棒,以每袋4元左右的价格卖给菇农,菇农种植出的香菇,公司再进行产品回收,带动全县农户大规模发展食用菌种植。项目建设初期,通过临时务工的形式带动就业人,人均月收入元;建成后,可提供20个就业岗位,带动多人就近就业,人均年收入3万元。”商南县扶贫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汤继春说。他表示,回收后会依托交易中心把全县菇农的香菇进行收购,通过“扶贫”等销售平台把全县农产品卖向全国,推动全县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栽培食用菌3.88亿袋,鲜品产量38.2万吨,实现产值37.1亿元,较“十二五”末1.5亿袋、14万吨、12亿元分别增加2.38亿袋、24.2万吨、25.1亿元,增幅%、%和.2%……这是年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数据。


  截至到年,我市主产区菇农户均收入2万多元、人均收入达到元。食用菌产业覆盖贫困户1.1万户,每户增收1.17万元以上,已成为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加工出口“步伐快”


  过去,商洛食用菌以鲜销为主。如今,我市正在大力发展香菇酱、香菇脆、香菇罐头、菇粉、木耳粉、木耳露、木耳挂面等加工业,通过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强链延链补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我们食用菌核心产业园二期项目已基本建成万袋食用菌生产车间,年产4万袋海鲜菇,产值可达到1.1亿元,年用工多人,人均收入3万元。”11月20日,在山阳县高坝店镇凉水井村陕西和丰阳光食用菌产业园木耳生产车间,和丰阳光公司食用菌厂厂长*国灿一边介绍一边对记者说道。


  据悉,该公司定位为国内领先水平的高科技食用菌种业企业、功能食用菌工厂化产业龙头企业,主要生产黑木耳、杏鲍菇、北虫草、灵芝等菌种菌袋以及鲜品、干制品和深加工产品,是集食用菌工厂化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培训等为一体的示范园。


  我市依托商洛市农科所食用菌研究室,组建了技术研发中心,加大了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围绕菌种菌材、林菌发展、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主体培育等工作,实现从“脱贫产业”到“富民产业”的顺利过渡。为保障产业的持续发展,我市持续抓好产品质量,实施标准化生产,强化品牌打造,延长产业链,不断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同时,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技术力量,以柞水中博、山阳和丰阳光、商洛盛泽、镇安县秦绿等食用菌菌种生产企业为平台,加大商洛食用菌菌种的选育、繁育和推广,着力培育出适宜商洛生长的食用菌品种,从源头上控制食用菌产品品质,为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不断创新增多。


  11月19日,在丹凤夏雨食品有限公司,10多位工人忙着把一箱箱密封的双孢菇、草菇罐头装上卡车。“今天这个货柜将通过青岛港发往约旦、伊朗、黎巴嫩等地,平均下来每天能出口20吨左右。”丹凤夏雨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罗涵潇告诉记者。


  据了解,该公司主要从事食用菌罐头制造、批发及进出口业务,截至到目前,公司已经出口产品吨,实现创汇收入万人民币。这些,都得益于我市坚持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两端发力,不断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着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为促进全市发展创汇菌业。年,我市出台了《商洛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年)》,明确要求,要统筹相关部门力量,加强食用菌出口*策、财税支持*策研究,引导、鼓励龙头企业积极申请外贸出口权,加盟阿里巴巴等大数据平台,畅通食用菌出口通道。在县区、主产镇村建设配套的产地市场,更好围绕中心市场服务,努力打造“商洛香菇”品牌,提升在区域乃至全国的影响力,最终实现“买区域,卖世界”。规划为食用菌走出商洛、走向国内外提供了有力根据。


  “商菌出山”、方兴未艾。商洛食用菌“奔跑”的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远,出现在了更多人的餐桌上。


  把食用菌办成“大产业”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湿润、雨热同期,丰富的山地立体气候,让百菇在商洛大地竞相绽放。


  “目前全市食用菌栽培以香菇、木耳为主,平菇、真姬菇、杏鲍菇、双孢菇、鸡腿菇、羊肚菌、白灵菇、白玉菇、蟹味菇、猪苓、天麻、灵芝、茯苓等其他珍稀菌类也有种植,食用菌栽植品种多样。全市食用菌优势产区、产业板块、示范园区加快形成,商州、洛南、商南以代料香菇发展为主,柞水、山阳、镇安以代料木耳为主,丹凤、商州以平菇、双孢菇、白灵菇、杏鲍菇等珍稀菌类为主,洛南、山阳以灵芝、天麻等药用菌产业发展为主。”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我市食用菌的栽培模式主要以立体层架式、地摆式,木耳以吊袋式、塔架式、地栽式为主。主要生产模式为“百万袋”循环模式(即以行*区或较大的自然村为单元,每村发展个农户,每户种植不少于1万袋,实现年产值万元)和“千万袋”循环生产模式(即依托一个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建设一条年产千万袋以上专业化菌包生产线),主要扶贫模式为“借袋还耳”和“借棚还耳”,主要生产方式为“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社+贫困户(菇农)”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全市累计认证食用菌“两品一标”产品23个,注册商标14个。商洛市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全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示范市”称号。商洛香菇入选“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柞水木耳荣获“首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榜”和“首批陕西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跻身十四运会官方特许商品,参加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站在“十四五”的全新起点,“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这对食用菌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是我市农业农村部门一直思考的课题。


  “下一步,我们将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加快食用菌全产业链开发,切实念好‘量、链、绿’三字经,实施菌种培育、抓好产品质量、强化品牌培育,延长产业链、做强产业链、补齐供应链,坚持绿色循环发展、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实施融合发展,真正将食用菌办成商洛的‘大产业’,确保到年,全市食用菌代料栽培达到5亿袋,鲜品产量达到50万吨,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亿元以上。其中:木耳1.5亿袋、7.3万吨,50亿元。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力争一产收入50亿元,食用菌加工和关联配套产业二产收入亿元,贮藏、营销、物流、服务等三产收入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罗存成说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食用菌助推商洛乡村振兴ldquo大产